垻 bà
同“坝”。埗 bù
同“埠”(多用于地名):深水~(在香港)。埠 bù
1.码头,多指有码头的城镇:船~。本~。外~。 2.商埠:开~。堛 bì
土块。堡 bǎobǔpù
[pù]<br>用于地名。有的地区把“铺”写作堡,如十里堡。 [bǎo]<br>土筑的小城。也泛指军事上构筑的工事:碉~。 [bǔ]<br>堡子,有城墙的村镇。多用于地名,如吴堡(在陕西)、柴沟堡(在河北)。堢 bǎo
1.〔~壔(dǎo)〕土堆。 2.古同“堡”,堡垒。報 bào
1.傳達,告知:~告。~喜。~捷。~考。~請(用書面報告向上級請示)。~廢。 2.傳達消息和言論的檔、信號或出版物:簡~(文字較短、內容簡略的書面報告,印發給有關部門)。電~。情~。晚~。畫~。~端。 3.回答:~答。~恩。~仇。~國(報效祖國)。~酬。 4.由於做了壞事而受到懲罰:~應。塝 bàng
田边土坡;沟渠或土埂的边(多用于地名):张家~(在湖北)。塴 bèng
把棺材放入墓穴:“司墓之室有当道者,毁之则朝而~,弗毁则日中而~。”墂 biāo
古同“标”,特指用土立的标志。壁 bì
1.墙:~报。~灯。家徒四~。铜墙铁~。 2.某些物体上作用像围墙的部分:井~。锅炉~。细胞~。 3.像墙那样直立的山石:绝~。峭~。 4.壁垒:坚~清野。 5.二十八宿之一。壩 bà
1.築在河上或湖口狹處,用以擋水並提高水位的建築物。《集韻•去聲•禡韻》:“壩,堰也。”如:“水壩”、“大壩”。 2.水利工程中用以鞏固堤防的建築物:“丁壩”。宋•單鍔《吳中水利書》:“其河自西壩至東壩十六里有餘。” 3.地名用字。如中國四川省的雁門壩、陝西省的留壩。备 bèi
1.具备;具有:德才兼~。 2.准备:~用。~足原料。~而不用。 3.防备:防旱~荒。攻其不~。以~不时之需。 4.设备(包括人力物力):军~。装~。 5.表示完全:艰苦~尝。关怀~至。~受欢迎。 6.姓。変 biàn
古同“变”。夶 bǐ
古同“比”。夿 bā
奤夿屯(Hǎbātún),地名,在北京。奔 bēnbèn
[bēn]<br>1.奔走;急跑:狂~。~驰。 2.紧赶;赶忙或赶急事:~命。~丧。 3.逃跑:~逃。东~西窜。 4.姓。 [bèn]<br>1.直向目的地走去:投~。直~工地。他顺着小道直~那山头。~向小康。 2.朝;向:~这边看。渔轮~渔场开去。 3.年纪接近(四十岁、五十岁等):他是~六十的人了。 4.为某事奔走:~球票。你们生产上还缺什么材料,我去~。奟 bēng
古同“㔙”,大;大力。奰 bì
1.怒。 2.壮大。妣 bǐ
称死去的母亲:先~。如丧考~(像死了父母一样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