dú
讀
1.誦讀;閱讀;理解書文的意義。
2.玩味:讀畫;讀帖。
3.察看。
4.講說,宣揚。
5.稱呼,稱說。
6.解說。
7.字的讀音。
8.文體名。屬題跋類,猶今之讀後感。
詳細字義
◎ 讀
讀 dòu
〈名〉
(1) 語句中的停頓。古代誦讀文章,分句和讀,極短的停頓叫讀,稍長的停頓叫句,今以逗號標誌。也作「逗」 [pauses in reading aloud]
句讀之不知,惑之不解。——唐· 韓愈《師說》
援引他經,失其句讀,以無爲有,其可閔笑也,不可勝記也。——晉· 何休《春秋公羊註疏序》
(2) 另見 dú
基本詞義
◎ 讀
讀 dú
〈動〉
(1) (形聲。从言,賣聲。本義:讀書)
(2) 籀書,抽釋理解書的意義 [chant]
讀,誦書也。——《說文》
主人習其讀而問其傳。——《公羊傳·定公元年》
讀其書。——《孟子》
相隨觀讀,諷述以談。——《論衡·談天》
又如:讀法(誦讀法令);讀祝(祭祀時宣讀祈禱文);讀鞫(審判時,宣讀起訴理由)
(3) 閱讀 [read]
好讀書,不求甚解。——晉· 陶潛《五柳先生傳》
則其讀書也必專,而其歸書也必速。——清· 袁枚《黃生借書說》
楚人貧居,讀《淮南方》。—— 邯鄲淳《笑林》
又如:讀報;默讀(不出聲地讀書);朗讀;讀律(學習法律);讀畫(用心鑑賞繪畫的意境,風格);讀過(讀畢);讀雜誌;審讀(審查閱讀)
(4) 說 [speak;talk]
讀,說也。——《廣雅·釋詁二》
號而讀之也。——《莊子·則陽》
(5) 上學 [attend]。
如:讀大學;走讀;半工半讀
詞性變化
◎ 讀
讀 dú
〈名〉
(1) 文體名。屬於題跋一類。用以記心得於書後,以備遺忘 [a style of calligraphy]
題讀始於唐,跋書起於 宋。—— 徐師曾《文體明辨》
(2) 姓
(3) 另見 dòu
常用詞組
讀本讀後感讀經讀破讀破句讀書讀書人讀數讀頭讀物讀音讀者
讀ㄉㄨˊdú 動
照著文字唸。如:「誦讀」、「朗讀」、「宣讀」。
閱讀、看書。如:「閱讀」。《史記·卷四七·孔子世家·太史公曰》:「余讀孔氏書,想見其為人。」
研究、專攻。如:「他讀理科,並不是自己的意願。」
讀ㄉㄡˋdòu 名
句中語意未完,讀時須停頓的地方。如:「句讀」。也作「逗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