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ì
涕
1.眼泪:痛哭流~。
2.鼻涕:~泪交流。
详细字义
◎ 涕 tì
〈名〉
(1) (形声。从水,弟声。先秦时期,“涕”指眼泪,后来出现了“泪”,两字就同义并用了。本义:眼泪)
(2) 同本义 [tears]
涕,泣也。——《说文》。段注:“泣也二字当作目液也三字。转写之误也。 毛传皆云:“自目出曰涕。”
悲愁垂涕。——《列子·汤问》
涕流离而从横。——司马相如《长门赋》
涕零如雨。——《诗·小雅·小明》
长太息以掩涕兮,哀民生之多艰。——《楚辞·离骚》
临表涕零。——诸葛亮《出师表》
汪然出涕。——唐· 柳宗元《捕蛇者说》
涕泪满衣裳。——唐· 杜甫《闻官军收河南河北》
德威流涕。—— 清· 全祖望《梅花岭记》
(3) 又如:涕泗(眼泪和鼻涕);痛哭流涕
(4) 鼻涕 [snivel]
目泪下落,鼻涕长一尺。——王褒《僮约》
攀柏悲号,涕泪著树,树皆枯。——《晋书·王褒传》
(5) 又如:涕唾(鼻涕和唾液);涕泪(鼻涕和眼泪。亦专指眼泪)
(6) 痰 [phlegm]
肺中寒,吐浊涕。——《金匮要略》
词性变化
◎ 涕 tì
〈动〉
(1) 流泪;哭泣 [shed tears]
涕,涕流貌。——《说文》
不敢唾涕。——《礼记·内则》
父母唾涕不见。
因笑王、 谢诸人,登高怀远,也学英雄涕。—— 陈高《念奴娇》
(2) 又如:涕欷(流泪叹息);涕淫淫(泪流不止的样子);涕洟(涕泪俱下;哭泣);涕血(泣血);涕泗滂沱(沲)(涕泪如雨);涕涟(泪流不断的样子)
涕ㄊㄧˋtì 名
眼泪。如:「痛哭流涕」、「感激涕零」。唐·陈子昂〈登幽州台歌〉:「念天地之悠悠,独怆然而涕下。」
鼻涕。汉·王襃〈僮约〉:「目泪下落,鼻涕长一尺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