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hìzhī
氏
[shì]
1.姓(张氏是“姓张的”):张~兄弟。
2.旧时放在已婚妇女的姓后,通常在父姓前再加夫姓,作为称呼:赵王~(夫姓赵,父姓王)。
3.对名人专家的称呼:顾~(顾炎武)《日知录》。摄~温度计。达尔文~。
4.用在亲属关系字的后面称自己的亲属:舅~(母舅)。母~。
5.姓。
[zhī]
见〖月氏〗。
详细字义
◎ 氏 shì
〈名〉
(1) (象形。甲骨文字形,象物体欲倾倒而将其支撑住的形象。是“支”的本字。本义:古代贵族标志宗族系统的称号)
(2) 同本义 [family;family name]
氏,姓氏。——《玉篇》。按,秦汉以前,“姓”和“氏”不同,“姓”为“氏”之本,“氏”自“姓”出。夏、商、周三代,氏是姓的支系,用以区别子孙之所由出生
三代之前,姓氏分而为二。男子称氏,妇人称姓。氏所以别贵贱,贵者有氏。贱者有名无氏。——《通志·略·氏族》
赐姓刘氏,拜为郎中。——《史记·刘敬叔孙通列传》
(3) 也有以邑、官职、祖父的谥号或字为氏的
姓、氏之称,自太史公始混而为一,本纪于 秦始皇则曰“姓 赵氏”,于 汉高祖则曰“姓 刘氏”。—— 顾炎武《日知录》
丁氏穿井得一人。——《吕氏春秋·察传》
日出东南隅,照我秦氏楼。——《乐府诗集·陌上桑》
(4) 加在远古传说人物后面、世袭官职后面的称谓。如:伏羲氏;太史氏;夏后氏
有圣人作,钻燧取火以化腥臊,而民说之,使王天下,号之曰燧人氏。——《韩非子·五蠹》
(5) 一家成员所共同采用的姓,以别于个别的名。如:张氏兄弟;王氏姐妹;氏姓(氏与姓;姓);氏胄(世家大族的后裔)
(6) 对学术、流派、专家、名人或宗教的称呼 [a form of address for celebrities and specialists]
妙思六经,消遥百氏。——曹丕《与朝歌令吴质书》
(7) 又指古代世业职官的称号。如:保氏;职方氏;陈氏定理
(8) 旧时放在已婚妇女的姓后,或如通常在父姓前还加上夫姓的称呼 [a character placed after a married woman’s maiden name]
其下两冢,一为阿爷侍者朱氏,一为阿兄侍者 陶氏。—— 清· 袁枚《祭妹文》
(9) 又如:夫人李氏;王张氏
(10) 姓
词性变化
◎ 氏 shì
〈代〉
(1) 通“是”。此,这 [this]
今知氏大国之君。——《墨子·天志下》。俞樾云:“知”字衍文。氏、是古通用。“今氏”即“今是”也。
唯氏三族之不虞。——《白虎通·宗族》
氏为庄公。——《汉书·地理志》
(2) 另见 zhī
基本词义
◎ 氏 zhī
(1) ——见“月氏”( Yuèzhī):汉代西域国名
(2) 另见 shì
氏ㄕˋshì 名
古代巴蜀一帶稱突出而將要崩頹的山崖。《說文解字·氏部》:「氏,巴蜀山名岸脅之旁箸欲落墮者曰氏。」
姓的支系。古代姓和氏分用,姓表族號,氏是姓的分支,用以分別子孫的支派,漢以後姓氏則互用不分。
古代傳說的人物或國名、朝代等,均繫以氏。如:「伏羲氏」、「神農氏」、「葛天氏」、「有扈氏」。唐·韓愈〈送孟東野序〉:「其下魏晉氏,鳴者不及於古,然亦未嘗絕也。」
古代少數民族支系的稱號。如鮮卑族有慕容氏、拓跋氏、宇文氏。
稱學有專長或有聲望的人。如:「春秋左氏傳」、「段氏說文解字注」。
古代稱呼已婚婦女,常於父姓或夫姓與父姓之後繫氏。如:「張氏」、「王氏」、「陳林氏」、「孫李氏」。
古代於官爵名後繫氏以稱呼。如:「師氏」、「太史氏」。漢·許慎〈說文解字序〉:「《周禮》八歲入小學,保氏教國子先以六書。」
對親屬的尊稱。於親屬稱謂後繫氏。如:「母氏」、「舅氏」、「仲氏」。
學術派別。如:「老氏」、「釋氏」。《文選·曹丕·與朝歌令吳質書》:「妙思六經,逍遙百氏。」
二一四部首之一。
氏ㄓzhī
參見「月氏 」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