back_img
汉语字典

函的拼音

hán

函的解释

函的意思

  • 函 基本解释

    1.匣;封套:石~。全书共四~。

    2.信件:来~。~授。

    3.包容;包含。

  • 函 详细解释

    详细字义


    圅 hán

    〈名〉

    (1) (象形。今隶误作函。本义:舌)

    (2) 同本义 [tongue]

    圅,舌也。——《说文》

    若合而函吾中。——《国语·楚语》。注:“入也。”按,如舌之在口中也。

    口上曰臄,口下曰圅。——《通俗文》

    噱,圅舌也。——《广雅·释亲》

    (3) 盛物的匣子、套子 [case]

    函封之。——《战国策·燕策》

    函封。

    买五人之脰而函之。——明· 张溥《五人墓碑记》

    又如:剑函;镜函

    (4) 传达消息或指示的信件(古代寄信用木函) [letter]。

    如:函仪(信件礼物);函章(信件公文);函片(信件);函札(书信)

    (5) 邮政 [mail]。

    如:函购

    (6) 信封 [envelope]

    发函伸纸,…。——《文选·吴质·答东阿王书》

    (7) 铠甲 [armor]

    函,铠也。——《广雅》

    又如:函人(制造铠甲的工人)

    词性变化


    hán

    〈动〉

    (1) 包含;容纳 [contain]

    席间函丈。——《礼记·曲礼》。注:“容也。”

    夫函牛之鼎沸。——《淮南子·诠言》。注:“受一牛之鼎也。”

    以函夏之大汉兮。——《汉书·扬雄传》。注:“包容也。”

    函之如海。——《汉书·叙传》。注:“读与含同。”

    臣蜯函珠。——张衡《南都赋》

    又如:函夏(包函诸夏。意指中国全部);函括(包含,包括);函盖(包含;概括)

    (2) 容纳 [have a capacity of]。

    如:函牛(谓能容纳一头牛,指大鼎);函受(犹容纳;包容);函育(容纳化育);函席(谓能容一席的小地方)

    (3) 用匣子或封套装盛 [case]

    函梁君臣之首。—— 宋· 欧阳修《新五代史·伶官传》

    又如:函匣(谓置物于匣中);函封(用匣子盛而封之);函首(用匣子装盛人头)

    (4) 致函;去信 [write]。

    如:函请(用书信请求或邀请);函调(通过书信方式进行调动;用书信方式进行调查);函邀(用书信方式进行邀请)

    (5) 陷入 [fall into]

    若合而函吾中,吾上下必败其左右。——《国语·楚语上》

    hán

    〈形〉

    宽阔 [wide]

    伊兹都之函宏。——左思《吴都赋》。注:“宽大也。”

    又如:函弘(广大。弘,或作宏)

  • 函 词典解释

    函ㄏㄢˊhán 名

    舌頭。《說文解字·𢎘部》:「函,舌也。」

    鎧甲、護身甲。《周禮·冬官考工記》:「燕無函,秦無廬,胡無弓車。」鄭玄注引鄭司農云:「函,鎧也。」

    匣、盒子。如:「劍函」、「鏡函」、「石函」。《史記·卷八六·刺客傳·荊軻傳》:「荊軻奉樊於期頭函,而秦舞陽奉地圖柙,以次進。」

    套子、封套。如:「全書共十函」。唐·張彥遠《法書要錄·卷三·武平一徐氏法書記》:「時見宮人出六十餘函,於億歲殿曝之,多裝以鏤牙軸、紫羅褾。」

    書信、信件。如:「來函」、「函件」。三國魏·吳質〈答東阿王書〉:「信到,奉所惠貺,發函伸紙。」唐·李商隱〈隋宮〉詩:「乘興南遊不戒嚴,九重誰省諫書 函。」

    現行公文的一類。用於各級機關公文往返,或人民與機關間的申請與答覆。如:「公函」、「申請函」。

    包容、容納。《詩經·周頌·載芟》:「播厥百穀,實函斯活。」漢·鄭玄·箋:「函,含也。」《漢書·卷一○○·敘傳上》:「函之如海,養之如春。」唐·顏師古·注:「函,容也。」

    用木盒盛裝,並加以密封。《戰國策·燕策三》:「乃遂收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。」《新五代史·卷三七·伶官傳·序》:「方其係燕父子以組,函梁君臣之首,入于太廟。」

    陷入。《漢書·卷六二·司馬遷傳》:「所以隱忍苟活,函糞土之中而不辭者。」唐·柳宗元〈古東門行〉:「當街一叱百吏走,馮敬胸中函匕首。」


与函相关的词语

与函相关的成语

函其他相关

分类查询


按字母: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

©2024 知之小工具  版权所有  知之小工具 生活实用查询工具
功能直达
栏目推荐
热门应用